中芯国际最新财报显示,季度收入14.62亿美元环比下滑9.8%,库存规模达21亿美元引发市场关注。尽管高盛等机构维持买入评级,但手机与PC端需求疲软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凸显。
行业专家指出,全球晶圆代工已从全面短缺转向分化格局。CIS芯片、MCU等细分领域表现优于市场,但消费电子去库存周期可能持续至2025年下半年。当前资本开支重点转向先进制程研发,28nm产能利用率出现波动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芯国际H股与A股走势持续分化,港股估值已接近历史低位。机构预测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%-7%,但毛利率可能进一步承压。长期来看,国产替代与汽车电子需求或成新增长点。
网友讨论 10
半导体观察者:
21亿美元库存太吓人,这要消化到什么时候?Q2指引也不乐观啊
Tech_Investor:
CIS和MCU还能撑场面,但消费电子真的看不到底
价值挖掘机:
港股估值已经跌破净资产了,这时候不抄底等什么时候?
芯片小白:
为什么财报数据好股价还跌?有大神解释下吗
老股民张哥:
中芯的28nm产能利用率都降了,北方华创的设备订单会不会受影响?
华尔街之狼:
Short term pain, long term gain.汽车芯片才是未来
财经小辣椒:
看到高盛还在喊买,但内资机构都在跑路,信谁?
制造之光:
半导体去库存至少要两年,相关设备股建议回避
数据狂人:
对比台积电的毛利率,中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
A股猎手:
韦尔股份的CIS库存消化情况值得重点关注